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三大品牌
推荐新闻

中国粮油市场2017年10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0日 点击次数:1462 信息来源:
10月份,国内谷物市场总体稳定。分品种看,小麦需求虽然较好,但价格涨幅弱于上月。此外,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公斤115元,每吨较2017年下调60元,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玉米市场方面,秋收玉米上市,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因持续阴雨天气质量低于去年,市场关注焦点转向东北,今年东北玉米收购价高开。
10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弱势运行。分品种看,美国农业部意外调低美豆单产,提振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国内则因黄淮新豆质次价廉,东北新豆将批量上市,均压制国内大豆期现货价格下行,表现弱于外盘。植物油方面,则在外盘带动和资金推动下,止跌回升,其中菜油因基本面良好,表现强于豆油和棕榈油,菜豆和菜棕价格扩大;豆油商业库存创新高,供给压力下现货基差持续走弱。
10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35.59(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跌了0.07%;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93.68(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跌了0.48%。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玉米
10月份,受持续降雨影响,华北玉米收获、晾晒受阻,新粮大量上市价格下跌的局面并未出现,同时水分过高不易储存导致霉变增加,华北粮质问题再次引发市场担忧,同时东北玉米尚未大量上市,导致国内玉米供需格局偏紧,支撑价格。因此10月玉米价格整体稳中偏强。而月底随着天气好转,玉米上量增加价格出现松动,未来11月将进入玉米集中上市期,供应压力可能迫使玉米价格下行。
一、新粮上市延后、丰产迹象明显
华北方面,10月份新粮收割基本完成,但9月底至10月中上旬出现持续降雨,导致新粮收割和晾晒受阻,玉米上量延后。供需趋紧企业不得不再次转向陈粮拍卖,从而导致10月临储拍卖依然保持较高的成交率,支撑区内玉米价格。截止10月26日,华北新粮报价1600-1670元/吨,与上月持平。产量和质量方面,从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华北方面整体产量较好;质量方面,由于河南降雨持续时间最长,质量影响相对较大,有霉变增多现象,河南玉米外发南方预计受阻;而河北和山东降雨时间相对较短,玉米质量受影响较小。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0月底至11月初华北大部时段天气以晴为主,有利秋收扫尾,新粮上量预计增加,价格可能出现松动。
东北方面,10月份收割持续进行,市场反应今年东北玉米质量产量俱佳,但月中供应数量有限,企业谨慎采购整体价格趋稳。截止10月26日,东北三省一区新粮收购价较月初下跌10元/吨,报1330-1590元/吨;北方四港港口价格较月初上涨10元/吨,报1670-1720元/吨。11月黑龙江、吉林地区玉米收割进度将会加快,后期玉米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收粮高峰到来将压制11月份玉米价格。但今年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而华北方面尤其是河南玉米质量不佳,华中及南方养殖企业必须更多采购东北玉米;并且今年市场普遍看好后市,多数用粮企业及贸易商都在寻机底部囤货;同时,农户亦对粮价预期较高,价格不理想必然带来惜售情绪,因此供需两端都会对售粮高峰期的价格底部形成支撑。
二、深加工利润丰厚、但原料采购谨慎
10月由于重要会议召开,环保因素至华北淀粉企业开机受限,下游产品利润可观且走货较快,企业产品库存持续下降。本月底至下月初,随着会议结束,产品利润将促使淀粉企业开工率回升,而淀粉企业玉米库存较低,为维持生产必须采购部分新季玉米,但淀粉深加工补贴政策尚不明朗,限制企业采购积极性,预计企业依然会维持低库存运行。
近期从有关渠道了解到,今年深加工玉米补贴将以预案形势出现,在玉米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触发,如果价格跌不到触发线则不发放补贴,玉米深加工有无补贴将“视价格”而定。没有深加工补贴,下游采购积极性会有下降,但当前深加工下游产品利润丰厚,因此没有补贴对于采购积极性影响有限,但对其存粮的积极性打压明显,企业在未来11月势必将继续维持低库存运行状态,这将对11月玉米价格构成压力。
三、双节过后猪肉价格疲软、饲料消费依旧偏弱
生猪方面,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国内生猪存栏34991万头,环比下降0.2%,而同比下降6.1%,能繁母猪存栏3497万头,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0%。从2016年至今,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近两年持续下降,仅只有1个月(2016年4月)是小幅增长。未来,11月、12月为传统旺季,养殖规模下降有望缓解。
价格方面,双节过后猪肉价格再次回落,截止10月20日,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格为21.01元/千克,环比微涨0.54元/千克;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报14.18元/公斤,环比下降0.35元/千克。自繁自养养殖户盈利为206.32元/头,较上月同期下降48.2元/头,由于仔猪价格下降,专业育肥和二次育肥养殖户持续盈利,盈利水平位55.32元/头与上月持平。
进口猪肉方面,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9月进口猪肉数量达8.7万吨,较8月上涨0.35万吨,进口猪肉数量依然处于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偏高位置,预计进口猪肉将持续挤占国产猪肉份额。
综上所述,双节备货短暂拉动猪肉消费,但节日过后养殖规模下滑明显,由于养殖利润回落,养殖业缺乏扩张动力,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难有提振。
四、期货市场由强转弱
10月,新粮逐步上市,多空因素并存,期货盘面表现稳重偏弱,截止10月26日,玉米主力1801合约收于1674元/吨,较上月下跌19元,涨幅达1.12%。月中玉米盘面价格最高达到1686元/吨,最低为1660元/吨。未来11月份,主产区新玉米集中上市将压制价格,但市场需求客观存在,各方主体都在布局逢低接货,因此下跌空间有限。
外盘方面,截止10月26日CBOT玉米12月合约报每蒲式耳3.51美元,较上月下跌0.05美元,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61元/吨,合人民币1067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43元/吨,较上月上涨2元/吨,比去年同期涨13元/吨。结合目前南港报价分析,美国进口玉米利润有所增加,但考虑到12月是国内新季玉米集中供应期,届时南港价格处于低位的概率较大,因此进口刺激作用可能较小。但需注意我国玉米进口配额非常有限,因此外盘变化仅供参考。
六、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11月东北、华北主产区新玉米将大规模上市,供需格局将由平衡转向宽松,价格预计承压。但今年由于供需格局逆转,市场气氛较为乐观,种植户对玉米价格期望同样较高,势必对低价较为抵制,因此价格下降空间比较有限。同时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不明朗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长期来看,自今年5月临储玉米拍卖开启至今,累计成交已超过5500万吨,远高于往年,显示出2016/2017年度玉米供应缺口明显,而今年深加工开机率较高,并且产能新增较多,其中大部分将在今年年底投产,因此2017/2018年度玉米供应缺口必将增大,由此推断新季玉米供应由松转紧、价格回暖的时间点可能要早于往年。
 
大豆
10月美国农业部意外调低美豆单产,南美大豆播种进度滞后,美豆出口需求旺盛,基金持续增持大豆净多头寸,美豆期价震荡走升。国内方面,东北新豆上市,临储大豆拍卖遇冷,黄淮新豆质次价廉,中远期供应增加预期强烈令东北大豆产区现货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豆一期价走势较外盘明显偏弱。进口大豆到港量月环比下降,国内供应压力缓解,港口分销大豆价格上涨,外盘上涨导致原料成本上升,下游提货积极,油厂豆粕库存偏低,豆粕期现货价格月环比上涨。
 
一、南美开局不利美豆高位震荡
受到诸多利好的支撑,10月CBOT市场大豆期价高位震荡,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意外调降美豆单产,旺盛的出口需求对期价产生支撑,南美天气导致作物播种进度落后,但巴西雷亚尔本月持续贬值导致巴西豆农销售进度加快,美豆期价本月高位震荡,月末期价在990美分/蒲式耳附近震荡。
利多方面:一是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意外调低了美豆单产和期末库存数据,数据明显利多。报告将2017/2018年度美国大豆单产预测数据从49.9蒲式耳下调到49.5蒲式耳/英亩,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不过报告同时上调了2017/2018年度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使得2017/2018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不变,仍为创纪录的44.31亿蒲式耳。报告调降了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至4.3亿蒲式耳,比上月预测值低4500万蒲式耳,比市场预期低1700万蒲式耳。二是美豆出口需求持续旺盛,美国农业部大豆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19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213万吨,比上周高出67%,比四周均值高出23%,也超过市场预期的130到170万吨。美国农业部大豆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26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2,505,988吨,高于市场预估的200-250万吨,前一周修正后为2,585,817吨,初值为2,562,444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12,341,881吨,上一年度同期为13,640,755吨。三是南美大豆种植开局不利,巴西及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均较上年同期落后,巴西分析机构AgRural称,截至10月26日,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30%,基本上与五年平均进度相一致,较比上年同期落后10%。在阿根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过去两周阿根廷农户开始种植大豆,但是受洪涝影响,迄今为止大豆播种工作只完成了1.8%。受到阿根廷政府2015年底取消玉米和小麦出口关税及配额的影响,阿根廷农户将更多的耕地种上玉米和小麦,预计阿根廷2017/1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可能比上年减少约5.7%至1810公顷。
利空方面来自美豆收割进度的加快,巴西货币大幅贬值可能导致后期巴西豆农销售进度加快,以及今年巴西继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一是10月巴西雷亚尔兑美元贬值幅度达4.03%,创下年内最大的贬值幅度,如果雷亚尔兑美元持续贬值,将刺激巴西豆农加快销售库存大豆,并对后期美豆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二是2017/18年度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巴西咨询机构Celeres称,2017/18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增加,因为中南部地区的农户将把玉米耕地改种上大豆。Celeres预计2017/18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347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也将是连续第12年增长,其中大部分增幅将集中在巴西中南部,因为夏季期间大豆种植收益远高于玉米。三是美国大豆收割进度加快。10月下旬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晴朗干燥,农户加快大豆收获进度,市场供应改善。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10月29日,美国大豆收割工作完成70%,这超过市场预期水平,上周为49%,上年同期为74%,五年平均进度为73%。
全球天气方面,灾害性天气威胁上升,拉尼娜天气现象在2017年底出现的机率已经显著上升,这将增加豆类期价的天气升水,并抬升豆类市场的价格底部。澳大利亚气象局10月24日厄尔尼诺跟踪报告将当前天气调整为拉尼娜天气观察状态,近两周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大幅度降温,八个模型中的七个表明,海面温度将在2017年12月之前降低到拉尼娜阈值,使得2017年底全球天气成为拉尼娜的概率至少达到50%,同时也认为,如果拉尼娜今年底确实发生,那么可能会短暂而疲弱,因为预计在2018年初海面温度再次升温,届时拉尼娜将会减弱。
本月末,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市场豆类期货合约的净持仓情况分化,截至10月24日的CFTC报告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减持大豆多头头寸,但增持豆粕、豆油的多头头寸,整体看来,本月CBOT市场豆类的净多头寸持续增加。CFTC持仓变化情况说明当前基金对豆类期价走势持看多态度。
综合看来,随着美豆收割期的结束,美豆出口需求和销售进度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巴西货币贬值将会对美豆出口产生一定冲击,中国强劲需求可能部分转向南美,在拉尼娜天气发生概率增加的背景下,美豆期价运行底部抬升,预计10月美豆主力合约期价可能继续运行在950-1050美分/蒲式耳区间。
技术面上,美豆主力11月合约期价10月运行在963-1013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月末期价运行在980美分/蒲式耳的整数关口附近,如果巴西雷亚尔持续贬值,导致美豆销售不畅,11月期价走势可能将震荡偏弱,在季节性压力下跌破950美分/蒲式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中期南美天气风险的支撑下,投资者可在950美分/蒲式耳下方逢低买入。
 
二、新豆弱势开秤 豆一大幅下跌
本月,连豆一期价大幅下跌且创出一年新低,重心明显下移,持仓量月环比大幅增加。10月东北产区新豆陆续上市,关内大豆低价上市,临储大豆拍卖遇冷,后期供应大幅增加的预期令国产豆现货价格走势稳中偏弱。
本月末黑龙江地区食用豆收购价格3800-39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40-50元/吨,油用豆收购价格3700-38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40-60元/吨。受阴雨天气影响,黄淮大豆质量下降,价格继续回落。供应方面,当前东北产区新豆陆续上市,现货供应偏紧有所缓解,中储粮高价收购新豆,但数量及仓容较为有限。十一前临储大豆拍卖已经启动,但近两次拍卖基本零成交说明市场对拍卖大豆的观望态度。中期看,国产大豆供应将同比大幅增加,今年国产大豆新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近20%,中国大豆网数据显示,由于生长期天气理想,单产水平较上年大幅增加,综合导致产量同比增加超过40%。当前关内大豆已经陆续上市,中期供应同比增加趋势明显,供过于求的格局愈发明显。需求方面旺季不旺,下游观望情绪较重。一是夏季高温天气过去,豆制品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二是由于港口分销大豆价格小幅上涨,而国产大豆价格维持稳定,国产豆与进口豆的价差缩小,但9月之后进口豆到港量环比下降,有利于国产豆需求。三是国产大豆压榨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油用需求疲软。
本月末临储拍卖持续,但本月举行的2次拍卖均遇冷,成交率为零成交或接近零成交,这主要是因为2013年临储大豆拍卖3700元/吨的底价过高,远远超出市场的预期。
期货方面,本月豆一期价大幅下跌,期价表现较外盘走势明显偏弱,受到偏空基本面的影响,豆一价格持续下跌,建议投资者在3600元/吨的前低附近逢低轻仓做多豆一1801合约。现货方面,临储大豆拍卖启动,黄淮大豆陆续上市,今年大豆现货价格低开低走,建议采购上随购随用。
 
三、下游提货积极粕价较为坚挺
本月在外盘期价走强的背景下,国内油粕期货价格双双上涨。豆粕期现货价月环比明显上涨,期货合约月涨幅为40-60元/吨,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集中在2920-3030元/吨,月环比上涨20-50元/吨,基差维持在100-300元/吨区间。受到大豆到港量环比下降,加之下游饲料养殖企业提货积极性较高,油厂豆粕库存压力较小,豆粕基差持续走强。
大豆进口方面,10月底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400-3510元/吨,月环比上涨100-160元/吨。港口分销价格本月明显走升,受到进口大豆到港量环比减少和外盘成本上升的影响。后期看来,目前监测四季度大豆到港量同比增幅明显。天下粮仓统计数据,2017年10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为121船780.8万吨,较9月份实际到港的759.05万吨高出2.86%,也高于之前预期的750万吨。此外,未来两个月大豆到港量规模也较大,11月大豆到港最新预期为900万吨,12月份的最新预期为910万吨。。
本月需求方面维持同比下降趋势。农业部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继续呈现环比略降,同比明显下降的态势。今年环保持续高压令畜禽产能持续下降,大量禁养区养殖棚舍短期内遭到拆除,不仅部分能繁母猪产能被动出清,家禽也不例外,但生猪规模化养殖复苏迹象明显,豆粕为主的蛋白粕需求增加明显。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较2017年8月减少0.2%、较2016年9月减少6.1%;2017年9月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17年8月份减少0.7%、较2016年9减少5.0%。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4991万头,较8月份的35061万头下降了70万头,较2016年9月份的37709万头大幅下降了2718万头。随着四季度肉类消费旺季的到来,后期生猪集中出栏,养殖需求料将平稳偏弱。尽管需求偏弱,但由于后期国内大豆到港量减少,国内大豆供求偏紧的的情况可能持续,豆粕基差走强或将持续。由于美豆期价季节性低点已经出现,但在南美天气升水的支撑下,后期国内蛋白价格走势将会稳中偏强,建议饲料厂11月豆粕采购不可过度看空,可以逢低适量补库,但谨慎追高,也可逢低买入远月基差。
 
四、9月大豆进口环比继续下降同比仍增加
海关数据初步显示,2017年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1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74%,较6月份环比下降16.2%。今年1月至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合计为7848.2万吨,比上年同期的6639.9万吨增长约18.20%。在进口DDGS数量大幅下降以及国产杂粕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大豆进口持续呈现井喷式增长势头。
综合看来,随着美豆收割期的结束,美豆出口需求和销售进度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巴西货币贬值将会对美豆出口产生一定冲击,中国强劲需求可能部分转向南美,在拉尼娜天气发生概率增加的背景下,美豆期价运行底部抬升,预计10月美豆主力合约期价可能继续运行在950-1050美分/蒲式耳区间。在中期南美天气风险的支撑下,投资者可在950美分/蒲式耳下方逢低买入。国产豆方面,受到偏空基本面的影响,豆一期价大幅下跌,但农户惜售使得现货价格较为抗跌,建议投资者在3600元/吨的前低附近逢低轻仓做多豆一1801合约。现货方面,临储大豆拍卖启动,黄淮大豆陆续上市,今年大豆现货价格低开低走,建议采购上随购随用。豆粕方面,由于美豆期价季节性低点已经出现,但在南美天气升水的支撑下,后期国内蛋白价格走势将会稳中偏强,建议饲料厂11月豆粕采购不可过度看空,可以逢低适量补库,但谨慎追高,也可逢低买入远月基差。
 
食用油
10月份,由于节后市场供给增加而需求平淡,前半月国内植物油市场走势较为疲弱,下旬在外盘带动和资金推动下,开始上涨。其中菜油因基本面良好领涨国内植物油市场,菜豆和菜棕价差扩大。
一、USDA报告偏多 豆油止跌回升
10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如上期报告预期,整体呈先抑后扬态势。一是由于国内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良好,且因饲料养殖企业补库豆粕走货通畅,节后油厂开工率快速回升,国内豆油商业库存继续环比增加,创历史新高,而国内豆油在供给压力下,现货基差持续走弱,同时连豆油表现也弱于菜油和棕榈油。二是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明显偏多,CBOT大豆期价见二个半月新高,及美豆油10月份持续上涨,均抑制国内豆油回落空间支撑国内豆油价格向上。
11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将震荡运行,重心上移,期货操作上建议轻仓持有多单,逢回调加多,现货建议随用随购。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目前国内大豆压榨利润为正,油厂开工率保持高位,而中秋国庆后到元旦春节备货前,市场需求较为平淡,而从船期看,四季度国内大豆到港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尤其是11月大豆到港量或将超900万吨,后期国内豆油库存压力将持续存在。二是虽然USDA报告刺激美豆上涨,但为短期效应,目前全球大豆供应仍然十分充足,美豆继续上涨缺乏足够的动力。利多因素有:一是由于来自美国玉米主产区的国会议员强烈反对,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放弃了对可再生燃料政策进行改革的计划,明年可再生燃料的强制消费量将会维持或者高于法案建议的水平,这将长线利多国际市场豆油需求和价格。二是目前到明年1月,国际市场大豆供应主要来源于美豆,为了本国大豆卖出个好价,后期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的可能性较小,虽然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充裕,未来几个月CBOT大豆期价向下空间也较小。三是11月中旬后,市场将开始为元旦春节开始备货,届时将需求上升而库存压力将下降,加之豆棕价差缩小菜豆价差扩大,当前国内豆油处于竞价优势,需求一旦启动,价格向上可能性较大,投机资金逢低买多的积极性也较高。
二、供给偏紧预期 推动菜油上涨
10份,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止跌回升。主要原因,是国内菜油基本面良好,9月份长江中游菜油库存基本消化殆尽,国内菜油商业库存主要集中地东南沿海库存9月就开始向长江中游转移,当前沿海菜油压榨企业没有库存压力,且现货走货良好,加之市场对国内菜油中长线供给存在缺口的预期,投机资金入场积极性较高,推动郑菜油领涨国内植物油市场。
11月份,虽然国内菜油不排除受豆油和棕榈油拖累而出现短期回调可能,但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整体继续呈震荡上涨态势,期货操作上建议轻仓持有多单,逢急跌可加仓,现货随用随购为主,可逢低囤国产菜油。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当前正是我国菜籽主要来源国加拿大油菜籽收获上市期,在收获压力下,国际市场菜籽出口报价走低,加之国内菜油价格走高,10月进口菜籽压榨利润良好,油厂进口菜籽积极性增加;同时10月进口菜油到港完税成本和盘面相比有较好的套利空间,菜油进口利润持续打开,市场预计后期菜油进口量将同比提高。二是虽然菜油自身基本面良好,但存在替代关系的豆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当前国内豆油压榨企业普遍存在胀罐压力,预计在元旦春节备货启动前,国内豆油现货供给压力只增不减,并将反映到连豆油并传递到郑菜油。利多因素有:一是由于今年新季国产菜油成本在11000/吨以上,国内菜油新增供给主要依靠进口菜籽、菜油和临储菜油。从船期来看,四季度国内菜籽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折合40万吨菜油,加上30-40万吨上轮拍卖流拍的临储菜油,及进口菜油,国内四季度菜油总供给量不足100万吨,而从官方数据来看,国内菜油消费量60万吨/月以上,后期国内菜油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历来只有高价才能抑制消费,因此,中长线看,国内菜油价格将继续向上,且和豆油棕榈油之间价差继续扩大。二是气温下降,国内水产养殖进入淡季,国内菜粕需求将下降,菜粕价格也将以弱为主,菜粕和菜油价格之前存在跷跷板效应,菜粕走弱有利于菜油价格。
三、因供需两不旺 棕油窄幅震荡
10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窄幅震荡,重心略有上移。同时,国内棕榈油库环比上升,截止10月25日,全国港口棕榈油食用库存在44万吨左右(加上工棕为49万吨左右),较上月同期的35万吨增加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1万吨增加13万吨。由于国内棕榈油处于竞价劣势,需求清淡,国内棕榈油现货基差报价随着库存上升而下降。
11月,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延续震荡运行,重心上移态势,期货操作上建议先观望,待市场对10月主产国棕榈油库存较大幅度增长消化后,再进场买多,或继续空棕榈油多菜油进行套利,现货仍随用随购。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目前国内外豆棕价差均处于较低水平,棕榈油缺乏价格优势,中国棕榈油进口也处于倒挂状态抑制贸易买货积极性,加之随着印度节日备货需求的放缓,预计后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速度将继续放缓。二是由于9月节假日较多导致棕榈果采摘量减少,9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推高马盘棕榈油期价,而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仍是产量较高的月份,而从节日需求来看,棕榈油出口需求将一 步下降,后期棕榈油库存将继续上升,市场预计马来西亚10月库存将升至220万吨左右,这将在马盘得到反映并传递到连棕榈油。利多因素有:一是虽然市场预期明年1月前,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将持续环比上升,但由于今年生产旺季产量低于预期,主产国棕榈油库存持续处于低位水平,主产国并没有卖货压力,加之11月后棕榈油将进入减产周期,预计未来棕榈油价格即使出现回调,下跌空间也有限,而市场预计明年一季度在下一轮生产旺季来临之前,主产国棕榈油供给很有可能偏紧。二是10月份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仍处于大幅倒挂状态,同时国内豆油和棕榈油价差也处于历史低位,棕榈油进口无利润和国内棕榈油低需求,均抑制了棕榈油进口。
四、棕榈油进口大增 植物油单月最高        
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60万吨,较8月和去年同期的52万吨增加15.4%,为今年单月最高水平。9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棕榈油到港量继续增加。9月份我国进口豆油3.4万吨,低于上月的7.5万吨,但高于去年同期的1.6万吨。2016/17年度我国累计进口豆油71.1万吨,高于2015/16年度的58.6万吨。,9月份我国进口菜籽油3.1万吨,较8月份的4.3万吨减少29%,较上年同期的5.8万吨减少47%。2017年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菜籽油61.3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51.1万吨。9月我国进口棕榈油68.8万吨(其中食用棕榈油48.8万吨、工业用棕榈油20万吨),较8月份的41.8万吨环比增加64.4%,也高于去年同期的48万吨。2016/17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棕榈油488万吨,略高于上年同期的469万吨,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棕榈油产量恢复,棕榈油价格走低给出进口利润。
综上所述,11月上半月,在国内豆油现货供给压力和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增长压力下,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回调可能性较大,但下旬元旦春节双节前备货将启动,国内植物油基本面将趋于好转,行情将再次向上,整体将呈震荡向上态势。操作上,期货建议轻仓持有多单,逢回调可加仓;现货仍建议随用随购为主,国产菜油可适量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