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信息中心
推荐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 根栏目 > 信息中心 > 热点聚焦

《2005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序言:春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24日 点击次数:15897 信息来源:

编者按:本文是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为2005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一书所作序言。序言中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粮食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2005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粮食专家和期货专李经谋先生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月出版。该著作是《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的第三卷,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无疑是2005年中国粮食经济界的重要学术成果。现特刊发该报告的序——《春天的思考》,以飨读者。

                            

 

春天的思考

(代序)

 

李经谋

 

2004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又是值得回顾与思索的一年。当粮食市场化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市场的无常和认知的彷徨似乎应验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年初,在依然供过于求的形势下,粮食价格大幅攀升;年底,虽获丰收,但产不足需,在仍需挖库存保障供应的情况下,价格却稳中趋跌。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桀骜不驯的性格初露峥嵘。它向人们昭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掌控粮食价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如何以市场经济的视角认真总结去年粮价波动的经验教训,建立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粮食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让难免“兵戎相见”的“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处为安,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粮食价格的合理回升,实质上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的一个重要信号。连续几年挖库存弥补当年的产不足需,是激活多年低迷粮价的重要原因。至于在依然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短期内大幅攀升,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诸如抬价抢购、待价而沽、自卖自买等逆向操作行为,不适当地扭曲放大了价格信号。不到一年,粮食价格却又稳中趋跌,归根结底是粮食供求关系得以改善的客观反映。由于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之人努力,天帮忙,粮食增产,进口骤增,缓释了人们的惜售、抢购心理,使粮食价格高位回落。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的理性回归,也是“无形之手”对粮食价格非理性上涨的一种有效纠正。

综观2004年粮食市场的风云变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200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及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18年前,中央连续发出五个有关农村工作的 “一号文件”后,出台的第六个 “一号文件”,足见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实践证明,它是在我国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的情况下,一次十分成功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举措。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恰恰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应当由市场自行解决,确需国家宏观调控时,应该突出重点,把握时机,掌控力度。重点应放在粮食供求平衡上,时机应把握在市场价格失真上,力度要适可而止。若矫枉过正,容易陷入“多了多了少了少”的怪圈,也很容易重蹈历史覆辙。2005年国家又加大了农村工作的力度,以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产与增收往往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很难兼得。在去年农民增收的部分中,粮价上升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高度关注有可能出现的粮食丰收、粮价下跌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其次,应该看到,去年一系列有关粮食问题的政策法规的出台,对确保市场化初期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和及时。但总体来看,主要是行政手段的强化,而市场作用的发挥明显不足。不可否认,行政手段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过多使用容易扭曲市场关系,加大改革成本,也容易让人产生粮食市场化改革 “彷徨收放”的错觉。

再次,对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国家没有进行过多行政干预,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粮价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加之各方面认识不尽一致,也贻误了调控粮价非理性上涨的时机,这也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把粮食宏观调控纳入相应条款。其实,早在15年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国务院就建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十五年来,虽然“郑州价格”作为中国粮食市场的“晴雨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功能和作用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宏观调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比较大,它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形成共识并亟待解决:

确立一定历史时期粮食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和粮食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如粮食总产量、粮食自给率、粮田面积保有量、粮食安全储存量、粮食进出口量等。提纲挈领,则事半而功倍。

健全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也是配置资源的中心环节。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央粮食批发市场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载体的重要职能,通过国家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和推陈储新,形成全国性的指导价格,乃至世界粮食话语权,引导和调节粮食资源的合理流动,带动和促进全国各级各类粮食市场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粮食期货市场发现未来价格、套期保值转移现货价格风险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期货市场的预期功能,可自发调节和熨平现货价格,形成粮食的基准价,保持粮价的相对稳定。通过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健全,逐步形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和流通的机制。

建立健全粮食价格保护体系。要研究借鉴国外粮食支持价格、目标价格的经验,改革现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一个既能保护农民在粮价低于国家预期价位时,直接得到国家经济补偿,又不影响和干扰市场形成价格和市场主体共担风险的价格保护体系。

建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心。要克服现行粮食管理部门分割、认知不一、决策滞后的弊端,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型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心。调控中心要及时对粮食供求、粮食价格实施监测、预警;协调相关部门的政策,统一相关部门的认识,及时向国务院提出涉及粮食生产、流通、进出口、储备粮调节以及财政、税收、信贷方面的调控建议,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并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举措行使决策权。

要建立健全粮食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法制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依托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干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要加快粮食法、批发市场法、期货法等的立法进程,以规范粮食生产、流通行为,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粮食宏观管理的整体水平。

《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已出版3卷。从2003年报告序言《春天的报告》,到2004年《又是一年春来时》,2005年《春天的思考》,“春天三步曲”的旋律如实记录了粮食价格全面放开前后我们对粮食市场发展的忧虑、期待、思索和建议。而全卷所展现的专家学者的高屋建瓴和企业精英的真知灼见,以及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深入研讨,给粮食行业一个全新的视野、深层的思考、对称的信息、准确的预期,这大概是《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得到领导肯定、专家青睐和业界认可的重要原因吧。

 由于粮食问题在我国的特殊战略地位,决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面对粮食市场化改革出现的新问题,进乎?退乎?用我国商业文化创始人胡平先生关于体制改革的一句经典名言“苦海有边,回头无岸”来作解答,再恰当不过了。“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既然粮食市场化的风帆已经鼓起,必将冲破惊涛骇浪,驶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