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三大品牌
推荐新闻

中国粮油市场2018年12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0日 点击次数:15089 信息来源:

12月份,谷物市场总体供应充足,价格松动下滑。分品种看,由于市场供应充足,小麦价格弱势平稳,政策性小麦交易热度减弱,量价齐跌。面粉行情因市场需求不旺,整体以稳为主;玉米市场东北产区玉米上量逐渐提高,区内价格小幅下滑,而华北地区由于自身消耗量较大,本地供应量有限,因此区内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较为坚挺。

12月份,油脂油料市场继续低位震荡行情。大豆市场,由于中美贸易形势缓和,中国买家重回美豆出口市场,但采购进度不及市场预期,美豆期价冲高回落。国内方面,东北新豆集中上市,下游企业采购谨慎,现货价格弱势下跌,豆一期价本月继续走低并创出年内低点;植物油市场,国内市场方面虽然已进入双节前的备货期,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创年内新低,影响下游采购积极性,国内植物油去库存速度缓慢,植物油期现货价格继续震荡筑底。

12月份,白糖市场,本月继续受原油价格的下跌、巴西货币雷亚尔走弱及印度、泰国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原糖震荡下行。国内市场受原糖价格走低的影响,郑糖期价则破位下跌,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跌出年内新低。现货方面销售较为清淡,随着糖厂的全面开榨,新糖将逐步上市,糖价受糖厂兑付蔗款的较大压力,销售回款需求较强棉花市场,全球新季棉花减产基调已定,同时消费量明显下滑。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球棉价普遍下滑;国内新季籽棉已采收完毕,较去年小幅增产。由于下游需求锐减,新棉供应压力抑制棉花现货价格,市场行情持续低迷

12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37.14(基期:200812=100),较上期上涨了1.27%;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91.65(基期:200812=100),较上期上涨了0.26%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市场供应充足,小麦价格持续走低后趋稳;面粉行情因市场需求不旺,整体以稳为主;需求终端持续疲软,麸皮整体稳中有跌;政策性小麦交易热度减弱,量价齐跌;受贸易战缓和提振美麦短暂上涨,出口前景拖累其重回弱势。

一、市场供应充足  小麦价格持续走低后趋稳

开始于11月中旬的跌势持续了一个多月,2018年最后一个月小麦行情并没有迎来上涨契机,12月底麦价在经历了持续下跌后趋稳,维持低位震荡。造成小麦行情疲软的原因如下:1、调低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国家临储小麦投放量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对小麦市场形成利空,市场上对小麦后市看涨的预期减弱,贸易商出货积,市场上可供制粉企业采购的粮源增多,整个小麦市场转成了买方市场;2、前期麦价坚挺,加上临储小麦投放量增多,给政策性交易带来了一个小高潮,成交量大幅提升创年内新高。随着竞拍的小麦陆续到厂,制粉企业采购原粮积极性减弱,纷纷下调挂牌价;3、今年小麦市场“旺季不旺”表现的尤为明显,面粉市场始终不温不火,下游走货不畅,加上麸皮表现差强人意,制粉行业整体开工率下滑,终端需求疲软拖累小麦行情走弱。月底因小麦需求状况好转止跌趋稳,据了解,十二月底,河北邯郸地区小麦进厂价为2520/吨,河南新乡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格为2520/吨,山东菏泽地区为2510/吨,华北地区小麦价格与月初相比有20-50/吨的跌幅;湖北荆州地区小麦进厂价为2220/吨,安徽宿州州地区2480/吨,江苏徐州地区价格为2490/吨,几乎与月初持平,苏皖地区小麦价格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当地质优小麦数量有限,以及政策性小麦到厂价对当地麦价形成支撑。现在距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按照惯例,制粉企业将在年前加大原粮采购力度,以备春节前后生产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小麦行情。预计一月份小麦价格将稳步回升,质优小麦依旧是企业青睐的对象,价格上调幅度可观。但市场上主流价格依旧围绕政策性小麦到厂价小幅波动,华北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520-2580/吨,苏皖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440-2520/吨运行。优质优价在今年的小麦市场上将得到充分体现,小麦价格因品质良莠不齐差别较大,后在市场自由粮源充足的情况下,优劣价差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躲过了最低收购价下调这一招,还是没躲过国家增加临储小麦投放数量的影响。小麦市场“去库存”还在路上,政策因素成为小麦后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后期国家是否会为进一步去库存颁布新规值得关注。

优质麦十二月份整体稳中趋弱,据了解,十二月底山东菏泽地区济南17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670/吨,潍坊地区为2670/吨,河南郑州地区郑麦366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680/吨,新乡地区为2690/吨,与月初相比有10-40/吨的回调;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710 /吨,与月初基本持平。优质麦由于市场粮源相对有限,受政策影响较小,市场化程度高,价格较为坚挺,十二月份因行业整体疲软和普麦的拖累,优质麦呈现稳中趋弱态势,预计后市随着企业开工率的增加,优质麦价格将稳步回升,但受节前优质麦出货量增加影响,上涨幅度不会太大,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690-2750/吨。

二、面粉因终端需求不旺以稳为主  需求终端疲软麸皮整体稳中趋弱

“旺季不旺”逐渐在面粉市场常态化,今年体现的更为明显,产能过剩的市场状况是制约面粉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加上麸皮下游走货不畅,制粉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对面粉挺价意愿强烈,价格以稳为主,虽然月底面粉走货速度有所加快,但对面粉价格提振十分有限。据了解,十二月底河南新乡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3040/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为3140/吨,山东德州地区为3060/吨,安徽阜阳地区为3000/吨,江苏徐州地区为3120/吨,与月初价格基本持平,个别地区在月底略有上涨。预计一月份随着春节的临近,下游贸易商备货积极提升,面粉价格将呈现稳中有涨态势。

非洲猪瘟对养殖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致使饲料需求端疲软,十二月份麸皮整体趋弱,中上旬延续前期跌势,跌幅在50/吨左右,下旬开始止跌回升,据了解,十二月底江苏徐州麸皮出厂价为1440/吨,北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1340/吨,河南周口地区为1520/吨,山东济宁地区为1400/吨,安徽宿州地区为1420/吨,较月初均有20/吨左右的下跌。麸皮持续走弱的主要由养殖行业不景气导致,非洲猪瘟对养殖业的打击比想象中更为严重,很多知名的养殖企业也都在艰难度日,企业补栏积极性低,加上玉米和豆粕价格纷纷回落,拖累麸皮不断走低。下旬开始麸皮止跌回升,但后市不宜过分乐观。后市随着制粉企业开工率的回升,麸皮供应量增加,加上临近春节,饲料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采购较为谨慎,麸皮上涨空间受限,后期将重回弱势,呈现窄幅震荡下跌态势。

三、政策性小麦交易热度减弱  量价齐跌

国家从11月份开始增加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会投放数量,从原来的220万吨左右增加到300万吨,成交量大幅增加,创年内新高。小麦上涨势头受到压制,市场对后市看涨预期减弱,贸易商出库积极性增加,市场上可供采购的粮源增多,政策性小麦的价格优势被逐步削弱,成交量减少明显,成交均价下移。十二月份共举行国家临储小麦交易会四次,共投放小麦1199.26万吨,成交61.22万吨,成交率为5.1% 14.87%,周均投放量为299.82万吨,较上月增加40.42万吨;周均成交量为15.31万吨,较上月减少23.25万吨,月环比减少60.30%。其中,依旧是2016年产小麦成交量最多,占总成交量的54.8% 2017年产小麦成交率依旧不高,主要是受制于较高的销售底价,虽然2017年产小麦质量不错,但三等销售底价为2410/吨,加上出库费、运费等到厂价甚至高于新季小麦,企业的采购热情不高。后期随着小麦价格的逐步回升,临储小麦的成交量也将有所增加,但由于后期市场上小麦供应量较为充足,加上政策性小麦整体质量情况不尽人意,成交量增加有限。

四、受贸易战缓和提振美麦短暂上涨,出口前景拖累其重回弱势

十二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20国领导人峰会上就中美贸易战问题暂时达成一致,双方预定以90天为期限,如果90天后未达成协议,美国将把关税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贸易战的紧张态势得到缓和,受这一利好消息提振,麦价应声上涨。但涨势并没有延续多久,市场情绪冷静下来后,涨势明显放缓。基本面方面,国际小麦市场势依然偏空,美国农业部称,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供应数据上调,因此2018/19年度全球小麦供应数据上调,2018/19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2.681亿吨,比早先预测值高出140万吨,同时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2月份供需报告再度证实美国小麦期末库存庞大。俄罗斯小麦出口预测为365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150万吨,美麦出口竞争压力依旧较大,出口前景不乐观,加上美元高位震荡不利于出口,美麦重回弱势。

十二月份普麦市场供给量充足,麦价承压下跌,月底因需求向好止跌趋稳,后期随着制粉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小麦需求量增多,预计一月份小麦将呈现稳中有涨态势,华北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520-2580/吨,苏皖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440-2520/吨运行;优质小麦也因需求向好稳中有涨,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690-2750/吨;面粉消费虽然进入了传统旺季,但在面粉市场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之前,面粉价格将窄幅震荡为主,预计节前面粉将呈现上涨态势;麸皮需求终端将持续低迷,加上后期供应量增加,预计一月上旬将有小幅上涨,后期将重回弱势,呈现窄幅震荡下跌态势。后期多关注国家为进一步去库存而做出的政策倾斜。

研究预测部  李林云

 

 

 

 

玉米

12月,东北产区上量逐渐提高,区内价格也开始松动,而华北地区由于自身消耗量较大,本地供应量有限,因此区内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表现尚可。进入20191月份,离春节仅剩一个月时间,节前售粮高峰将至,但物流因素和企业备货也将支撑价格,预计价格表现稳中偏弱。

一、售粮偏慢、价格走弱

截至122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3658万吨,同比减少1270万吨,其中东北售粮进度明显偏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东北三省一区农户售粮进度估计为32%,同比慢18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售粮进度为36%,同比慢14个百分点;吉林售粮进度为26%,同比慢24个百分点;辽宁售粮进度为34%,同比慢21个百分点;内蒙古售粮进度为32%,同比慢13个百分点。

截止1229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基层14%水二等玉米折干收购价维持在1560-1800/吨,较月初下降30-50/吨。华北14%水二等玉米基层收购价报1780-1900/吨,较月初下降20-40/吨不等。

二、春节将至惜售松动

往年10月新粮上市之后市场便会出现售粮高峰,农民大量售粮价格相对较低企业大量采购备货,而今年收获季农民期望普遍较高超过市场价格,贸易利润倒挂导致基层收购积极性跌至冰点,而用粮企业方面普遍有拍卖陈粮库存,贸易环节与发运陈粮为主。不过进入1月份随着春节临近,基层售粮速度已经开始加快。主要是农户手中仍有大量囤粮,春节前农户有变现需求,部分地趴粮开始集中上市,春节前东北玉米价格难有起色,但低价位可能刺激贸易商入市收购,有助于稳定玉米价格。

三、淀粉企业盈利继续回落

12月份,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截至1228日,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收购价集中在1704-1810/吨,较上月下跌40-70/吨不等,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报1920-2044/吨,较上月下跌40-80/吨左右。

由于原料下跌,深加工企业开机率有所提高,截止1228日,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开机率为87.33%较上月下跌0.7个百分点,山东和河北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分别为81.76%69.84%,较上月提高3%8%。但是由于下游产品价格回落,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目前除河南淀粉企业维持较好的理论盈利之外,山东淀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亏损幅度已经扩大至58.4/吨,河北淀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由盈转亏7.7/吨,河北酒精企业理论加工利润由盈转亏38/吨,河南酒精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亏损扩大至93/吨,盈利下降将增加深加工企业对高价粮的抵触情绪压制粮价。

四、非洲猪瘟影响持续

83日辽宁沈阳发现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从北向南迅速蔓延。截止目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2个省份感染非洲猪瘟病例近100例,扑杀生猪数量近百万头。目前虽然仍有独立疫情在新的地区出现,但前期部分疫区已经达到解禁条件,恢复生猪调运。伴随元旦佳节已至,北方生猪主产地区逐渐恢复调运,拉动猪价小幅度上浮。全国猪价排名前三甲的地区为:四川、福建、浙江,价格依次为:18.83/公斤、17.85/公斤和17.65/公斤;猪价排名末三位的地区为:辽宁、黑龙江与吉林,价格分别为:9.37/公斤、9.28/公斤与9.2/公斤。

但非洲猪瘟大背景下2019年生猪养殖规模更加堪忧,因为非洲猪瘟大大缩短了许多繁殖母猪的淘汰周期,将大幅度减少未来生猪供应,而春节前集中屠宰降低存栏,受猪瘟和价格等多方因素影响,业内人事多数持观望态度,则春节后补栏必然非常谨慎,因此养殖规模必然继续萎缩,2019年商品猪肉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影响玉米消费。

五、新年度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8年玉米市场整体在供应偏紧的境况中运行,价格表现持续强势,而2019年虽然供应偏紧的大环境依然存在,但不确定因素也进一步增加。首先,中美关系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缓和迹象,美豆已经开始部分恢复进口,玉米虽然有配额限制,但玉米替代品进口如果放宽也会对玉米需求造成一定影响;其次,非洲猪瘟对国内养猪业影响持续,目前仍看不到改善迹象,对饲料行业玉米消费也将会有显著的不利影戏;最后,虽然临储玉米预计将在4月份开启拍卖,但是临储玉米仅剩7800万吨,如果敞开投放可能会很快拍完,并且拍卖底价是否提高,拍卖节奏是否降低等问题都会对市场供求预期造成不同影响。因此现阶段建议基层做好粮食保管工作,把握时机卖粮,毕竟现在的粮价已经不低,规避未来不确定性风险更加稳妥;建议用粮企业抓准粮食上量节奏做好储备,避免年后出现去年的“抢粮风波”。

六、期货价格回落

12月份,玉米主力1905合约颓势明显,月中最高冲至1942/吨,最低回落至1831/吨,截止1228日报收于1869/吨,较上月下跌84/吨,跌幅4.3%。由于前期高价持续透支市场预期,高价导致基层售粮寥寥无几,供应压力逐步叠加到春节前后,并且贸易摩擦呈现缓和趋势利空玉米价格,多重因素促使多头逐步离场,空头开始占据上风。

外盘方面,截止1231日,CBOT美国玉米3月合约报374.3美分/蒲式耳,较上月下跌2.4美分/蒲式耳,跌幅0.64%1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69.1美元/吨,合人民币1161/吨;进口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146/吨,较上月微跌15/吨,由于关税调整当前价格比去年同期涨556/吨。

综上所述,春节前预计市场供应将逐步增加,玉米价格难有亮眼表现,而春节过后随着企业库存逐步消耗,补库需求可能带动价格走强,但基层仍有大量余粮,并且临储拍卖也将紧随其后,因此对回升高度也不应抱有太大幻想。建议用粮企业在春节前上量高峰积极备货构建库存。

研究预测部 王向博

 

 

大 豆

12月中美贸易战明显缓和,中国买家重回美豆出口市场,但采购进度不及市场预期,美豆期价冲高回落。国内方面,东北新豆集中上市,下游企业采购谨慎,现货价格弱势下跌,豆一期价本月继续走低并创出年内低点。非洲猪瘟持续扩散,下游需求疲软,杂粕进口税率下调,豆粕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价格重心下移。尽管消费旺季到来,但国内食用油库存继续增加,豆油价格下跌。国内油粕价格表现不及进口大豆,油厂压榨亏损。

 

一、贸易战缓和 美豆冲高回落

12月中美贸易战缓和,中国开始批量采购美国大豆,但采购进度及数量不及市场预期。巴西中部地区的天气干燥可能造成巴西大豆产量下降,美豆期价冲高后回落,月末CBOT美豆指数运行在900美分/蒲式耳的整数关口附近。

利多方面来自中国批量采购美国大豆和南美天气炒作。一是中美领导人就贸易问题达成共识,中国开始大批量采购美国大豆。1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20国领导人峰会上就中美贸易战休战达成共识,双方同意在未来90天进行谈判,美国在此期间不会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调高到25%。中国则承诺采购美国大豆和天然气等产品,还考虑降低美国汽车关税。据媒体报道,中国在12月内已采购约300万吨美国大豆,市场预期中国还将采购200万吨。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13日当周,2018/19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283.6万吨,创下年度新高,显著高于上周以及四周均值,主要因中国企业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二是巴西大豆局部产区天气干燥,可能造成大豆产量下滑。12月中下旬巴西南部地区天气干燥,已经影响到当地大豆作物。帕拉纳州农村经济研究所(Deral)预计,2018/19年度帕拉纳州大豆产量为191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值1960万吨。据南美农业专家迈克科尔多涅博士称,干燥天气影响到巴西帕拉纳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也影响到巴拉圭东部地区,该地区的大豆产量可能因此下降。

利空方面来自中国采购数量不及预期和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一是尽管中美贸易战休战,但中国采购进度不及预期。12月中国采购美豆数量为300万吨,采购主体为中储粮和中粮,政策性采购补充库存的可能性较大。在关税问题未能得到彻底消除之前,中国压榨油厂采购美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相比2017/2018年度中国采购3170万吨美国大豆进口量,当前中国采购美豆的数量仍然偏少。二是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依旧较强,且部分早播大豆已经开始收获。南美大豆产量前景明朗,而且本周巴西部分地区的农户已经开始收获2018/19年度新豆。12月阿根廷大豆播种进程顺利,大豆种植进度快于往年同期,大豆种植带出现大范围降雨,改善土壤墒情,大豆单产潜力良好。

天气方面,全球天气模式仍为厄尔尼诺预警状态,澳大利亚气象局12月18日最新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报告显示,该局调查的大多数国际气候模型预计未来几个月发生厄尔尼诺天气的概率为70%,是正常概率的两倍。

资金方面,12月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市场豆类品种上的持仓变化显示资金由空转多,截至12月18日的CFTC报告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增持大豆、豆粕和豆油的多头头寸。12月公布的3次持仓报告中,资金2次增持了大豆、豆油和豆粕的多头头寸,大豆净头寸由空转多,豆粕净多头寸月环比增加,豆油净空头寸月环比下降。基金持仓的月度变化说明基金对豆类期价的态度转向偏多。

综合看来,在中美贸易战阶段性缓和的背景下,中国批量进口美豆令全球大豆贸易量增加,全球大豆市场贸易格局的扭曲程度有所缓解,但贸易战形成的后遗症即美豆高库存需要时间来消化,只要南美大豆产区不出现大的天气灾害,中期内全球大豆供需尤其是美豆供需将会维持宽松格局,外盘期价或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后期需重点关注中国采购美豆进度,以及南美大豆生长后期的产区天气。目前来看,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大概率发生的情况下,南美大豆生长期出现大规模天气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对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较强。总体看来,当前的市场价格对于美国农户和中国压榨油厂均不利,为防止2019年美豆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后期美豆价格需要进一步上涨,后期美豆期价重心可能缓慢上升。

技术面上,美豆主力3月合约期价本月运行在880-94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月末期价收在900美分/蒲式耳附近,短期内期价或运行在850-95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建议投资者区间内波段操作,也可逢低买入。

 

二、现货疲软 豆一期价跌至年内低点

本月,连豆一期价继续下跌,持仓量月环比大幅下降,中美贸易战缓和,豆一期价遭遇利空打压。临储大豆拍卖成交大豆陆续出库,豆一仓单压力较大。现货方面,新豆集中上市,农户惜售情绪缓解,现货价格弱势下跌。

本月近期东北大豆集中上市,现货价格下跌,黑龙江地区食用豆收购价格35603680/吨,油用豆收购价格34003500/吨,月环比下跌60-80/吨,农户惜售情绪有所缓解,市场供应增加,下游需求疲软,国储大豆收购连续下调入库价格,东北大豆开秤后价格高开低走,近期关内大豆价格持续回调。后市分析,利空一是受中美贸易战缓解导致中国恢复进口美豆的影响,国内大豆供需缺口问题不复存在。二是临储大豆拍卖成交量200万吨,后期将会陆续出库,国产大豆的政策性供应压力较大。利多方面来自新作供应减少,2018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加之9月上旬大豆主产区出现霜冻,面积和单产双下降导致今年大豆产量下降,同时今年东北地区地租普遍上涨导致大豆种植成本上升,也对大豆价格产生一定支撑。

政策方面:临储大豆拍卖11月初暂停。黑龙江省开始安排发放2018年农民种植补贴,大豆每亩补贴320元,玉米每亩补贴25元。补贴政策下发时间大幅早于往年,引导农民扩种大豆的意图非常明显,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同比增加。

期货方面,豆一期价持续下跌,继续创出年内新低,但当前价格已经跌破拍卖成交底价,后期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建议期货投资者持逢低买入操作思路。现货方面,当前大豆现货价格已经出现回调迹象,后期价格走势可能偏弱,建议采购上随购随用,农户应分批出售大豆,以防范后期价格下跌风险。

 

三、油粕价格持续下跌 国内油厂压榨亏损

本月在中美贸易战缓和的利空影响下,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继续下跌,价格重心下移。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集中在2850-2940/吨,价格月环比下跌320-360/吨。期货合约月跌幅为60-240/吨,近月合约跌幅较大。本月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同步下跌,市场交投主体缺乏信心,豆粕基差持续走弱,非洲猪瘟持续,下游需求疲软,部分油厂出现豆粕胀库现象。由于国内油粕价格下跌幅度大于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幅度,油厂压榨收益月环比由正转负。

大豆进口方面,12月底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400-3420/吨,月环比下跌50-80/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1月大豆到港量为580万吨,12月末国内港口大豆库存超过700万吨,与往年同期持平,短期内国内进口豆供应较为充足,但后期港口大豆库存或呈现环比下降趋势,并支撑国内豆粕价格。需求方面表现平淡,9月生猪、母猪存栏继续同比环比下降。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11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较10月份减少0.7%、较201711月份减少2.9%201811月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量较10月份减少1.3%、较201711月份减少6.9%。受非洲猪瘟导致国内禁止生猪跨区域运输的影响,国内生猪价格12月继续分化,生猪调入省养殖效益良好,而生猪调出省则处于亏损阶段,预计短期内生猪去库存仍将持续。12月国内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扩散,并扩散至大型养殖场,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水产养殖也处于淡季。总体看来,12月后进口大豆到港量仍处于同比下降趋势,而生猪养殖需求环比继续小幅下降,但年前饲料养殖企业存在豆粕备货需求,豆粕供需存在宽松转向偏紧的可能性,近月国内豆粕价格支撑较强。建议1月企业豆粕采购上适当逢回调增加现货库存,也可逢低买入基差。

 

四、11月大豆进口同比锐减 环比下降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1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38.4万吨,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2.2%,创年内月度进口量最低值。20181-11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231万吨,同比下降4.3%。分月来看,在1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之后,2-4月大豆进口量持续同比下降,5-8月大豆进口同比增加,9-11月大豆进口同比下降,12月全球大豆市场进入美国大豆销售季节,预计未来数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会持续下降。

综合看来,在中美贸易战阶段性缓和的背景下,中国批量进口美豆令全球大豆贸易量增加,全球大豆市场贸易格局的扭曲程度有所缓解,但贸易战形成的后遗症即美豆高库存需要时间来消化,只要南美大豆产区不出现大的天气灾害,中期内全球大豆供需尤其是美豆供需将会维持宽松格局,外盘期价或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后期需重点关注中国采购美豆进度,以及南美大豆生长后期的产区天气。目前来看,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大概率发生的情况下,南美大豆生长期出现大规模天气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对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较强。总体看来,当前的市场价格对于美国农户和中国压榨油厂均不利,为防止2019年美豆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后期美豆价格需要进一步上涨,后期美豆期价重心可能缓慢上升。建议投资者区间内波段操作,也可逢低买入。国产豆方面,豆一期价持续下跌,继续创出年内新低,但当前价格已经跌破拍卖成交底价,后期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建议期货投资者持逢低买入操作思路。现货方面,当前大豆现货价格已经出现回调迹象,后期价格走势可能偏弱,建议采购上随购随用,农户应分批出售大豆,以防范后期价格下跌风险。豆粕方面, 12月后进口大豆到港量仍处于同比下降趋势,而生猪养殖需求环比继续小幅下降,但年前饲料养殖企业存在豆粕备货需求,豆粕供需存在宽松转向偏紧的可能性,近月国内豆粕价格支撑较强。建议1企业豆粕采购上适当逢回调增加现货库存,也可逢低买入基差。

研究预测部  杨京

 

 

食用油

12月份,虽然国内进入植物油市场双节前的备货期,但中美贸易战缓和中国重启美豆采购,及国际原油价格创年内新低,影响下游采购积极性,国内植物油去库存速度缓慢,植物油期现货价格继续震荡筑底。

一、美豆进口重启  豆油年内新低

12月份,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豆粕走货不畅,部分油厂因豆粕胀库而停机,国内油厂开工率下降,国内豆油新增供给增速下降,加之国内植物油市场进放双节前的备货期,下游积极提货,国内豆油库存环比下降。但由于中美重启贸易谈判,中国也开始重新采购美豆,政策引发后期行情的不确定性,影响下游采购积极性,国内豆油去库存速度缓慢,仍处于历史高位,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走势疲弱。其中豆油1901合约走势明显弱于1905合约,主要原因是即将进入交割月,多头离场引发减仓下行行情。

20191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震荡运行,重心上移,期货操作不可追高,逢回调可轻仓买多,现货建议随用随购。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12月中国已重启美豆采购,虽然仅是中储采购并进入国家储备,但向市场释放未来大量美豆进入中国的可能。此外,当前市场预期巴西大豆丰产,且将较往年提前上市供应国内市场,20191-2月国内大豆供给出现缺口的可能性下降。二是12月份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19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2600万吨,远高于上年度的1192万吨,美国大豆期末库存要降至去年水平,需要中国采购1400万吨以上美国大豆,另外美国大豆压榨收益下降,可能限制压榨需求, 因此CBOT大豆期价难以持续向上,将震荡回落为主。而对美豆采购的重启,也压制南美大豆升水,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将易下难上。利多因素有:一是201911日起,杂粕进口将实施零关税,预计后期杂粕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杂粕对豆粕的替代消费也将有所增加,加之非洲猪瘟持续发生,对豆粕需求产生不利影响,预计后期豆粕需求疲软,豆粕将以弱为主。油粕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粕弱将支撑油价。二是由于国内豆油和豆粕期价持续下跌,即使按照3%的进口关税来算,当前美豆进口成本和南美大豆进口成本,对应豆油1905合约和豆粕1905合约压榨也严重亏损,这将抑制油厂商业进口大豆的积极性,延缓美豆进口速度。同时,油厂挺豆油价格意愿也将增强。

二、菜豆价差扩大  抑制菜油需求

 

12月份,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先扬后抑,再见11月份的低点,整体呈底部区间震荡态势。主要原因是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为正,油厂开工积极性较高,同时因国内菜油和豆油的价差位于两年来的高位,菜油处于竞价劣势,豆油对菜油的替代消费增加,而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中美贸易谈判重启,国内油脂市场情绪悲观,影响下游采购,都使得国内菜油库存居高不下,国内菜油跟跌棕榈油和豆油。

20191月份,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先扬后抑,继续在底部区间震荡,操作上,期货建议逢回调轻仓买多,逢高止盈,不可追高。现货仍随用随购。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当前包括菜油在内的植物油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且菜油仍处于竞价劣势,国内菜油现货供应充裕,菜油1901合约也面临交割压力,基本面不支持行情长期持续向上。二是进入1月下旬,节前备货旺季将结束,部分资金也将规避春节长假而暂时离场,加之交易所将上提保证金,空头有可能趁机向多头发难,引发向下行情。利多因素有:一是当前国内进口的杂粕80%以上是菜粕,而自201911日起我国取消对杂粕的进口关税,将降低进口菜粕的进口成本,拉低国内菜粕和的运行区间,菜粕和菜油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菜粕价格走弱,将推高菜油的价格。二是2018/19年度全球菜籽减产,中国可进口菜籽数量受限,加之国内临储菜油基本拍卖并消化殆尽,国内菜油在2019年面临百万吨的缺口,菜油仍是植物油中基本面最好的品种。三是2018年菜油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棕榈油增产,棕榈油对整个植物油市场的下拉,而在经历了2018年的持续下跌后,马盘棕榈油在12月见底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目前全球主要气象机会均预计今年冬天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超过80%,这将影响2019年棕榈油的产量,因此2019年棕榈油对菜油市场利空有限,甚至可能转变为利多因素。

三、利空因素出尽  棕油底部明确

12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在年内低点窄幅横盘,整体表现弱于马盘。主要原因,是棕榈油利空因素已释放完,马盘棕榈油期价在12月份止跌反弹,见底信号明确,棕榈油作为全进口品种,马盘反弹必然带动国内棕榈油价格向上。但由于12月份进口棕榈油给出较丰厚的进口利润,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增加,12月棕榈油进口量增长,棕榈油库存由主产国向国内转移,使得国内棕榈油期盘表现弱于马盘。

20191月份,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强势震荡,价格重心上移。期货操作上建议逢回调买入,但不可追涨,需注意春节长假前资金离场带来的回调风险。现货建议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201810-11月份的下跌过程中,马盘跌幅大于连棕榈油, 20191月船期的进口棕榈油报价较棕榈油1905合约给出近300/吨的利润,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增强,预计20191月我国棕榈油库存将同比上升,抑制资金追涨热情。二是国内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并于20181221日实施,新标准要求调和油统一标称“食用植物调和油”,不再允许出现“山茶调和油”“橄榄调和油”等标称,并要求标签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棕榈油做为主要的掺兑用油,需求将直接受到不利影响。利多因素有:一是2008年马来西货币林吉特对人民币汇率在2.5-2.6,而当前为1.66,考虑汇率因素后,201812月马盘棕榈油价格出现的低点已低于2008年出现的1370林吉特/吨这一低点,而马盘在12月出现的较大幅度反弹,也预示马盘自2017年年初开始的持续近两年的下跌行情已见底。二是当前东南亚棕榈油主产国因季节因素进入减产周期,随着气温的回升以及印度棕榈油进口关税的下调,后期主产国棕榈油出口需求有望好转,棕榈油库存压力将逐渐缓解,市场信心将好转。三是虽然1月船期较连棕榈油1905合约有较为丰厚的套利空间,但2-3月船期的到港成本已与1905合约持平,而4-6月的到港成本较1909合约高近200/吨,作为全进口品种,进口成本环比上升,将推高国内棕榈油的底部。

四、进口同比增加   放慢去库存速度     

海关数据显示, 11 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62.2万吨,高于上月的 47.1 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 54 万吨,1-11 月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556 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 518 万吨。今年主要是菜油和棕榈油进口利润良好,推动国内植物油进口数量量增加。进口植物油数量同比增加,也是今年国内植物油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20191月份,虽然国内植物油库存结构有所变化多,但国内植物油整体处于去库存状态,且国际市场植物油见底信号已出,因此1月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将震荡向上,不过需防范春节长假前资金离场带来的回调风险。因此,期货操作建议逢回调买多,但不可追高,并逢高止盈,现货仍建议随用随购为主。

 

研究预测部  陈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