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三大品牌
推荐新闻

中国粮油市场2018年10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0日 点击次数:3367 信息来源:

10月份,谷物市场有效供给偏紧,价格普遍走强。分品种看,小麦市场受优质货源偏紧影响,价格稳步上行。面粉市场整体开工率较九月份有所下降,走货变缓,价格稳中趋弱。2017年产托市麦开始投放,成交情况较为平淡;玉米市场由于华北玉米开始大量上市,区内玉米品质较好,叠加区内中储粮轮换也高价开启,导致华北玉米价格普遍较强,吉林、辽宁地区玉米减产,同时黑龙江玉米收割进度偏慢,阶段性缺粮导致东北玉米价格从月中开始出现走强。

10月份,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油脂油料市场行情弱势震荡。大豆市场,10月中美贸易战持续,中国买家缺席令美豆出口受损,但美国大豆产区出现持续降雨导致产量受损,收割进度滞后,美豆期价低位震荡。国内东北新豆上市,农户惜售,贸易商囤货,导致现货价格快速走升。豆粕期现货价格先升后降,价格重心继续上移;植物油市场方面,由于以豆油为首的国内植物油库存超预期,而国内需求却还未启动,现货供给压力下,资金追涨热情不高,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先扬后抑,见近三个月的新低,同时现货基差也见年内新低,市场情绪低迷。

10月份,北半球新棉季节性供应高峰来临,虽因美国飓风影响USDA再次下调全球棉花产量,但受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市场需求不佳影响,国际棉价反弹乏力,内外棉价差持续缩减;国内新棉已采摘过半,增产预期增强,供应增加加之需求不振,新棉收购价格持续走低,棉农普遍惜售;白糖市场,受巴西糖产量的下调,印度甘蔗种植区虫害情况恶化影响,ICE原糖价格本月持续走高。由于原糖走高,国内郑糖于国庆节后跳空高开,但当前受国内库存水平较高,进口需求较弱,近月合约涨幅受压,现货方面稳中有涨,多数糖厂基本清库,为新榨季做准备。

10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34.28(基期:200812=100),较上期下跌了0.69%;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91.80(基期:200812=100),较上期下跌了0.39%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市场优质货源偏紧,小麦价格稳步向上运行;供应持续宽松需求不振,面粉价格整体稳中趋弱;受相关品种带动,麸皮整体走强;2017年产托市麦开始投放,成交量保持稳定;美元走强加上出口受阻,美麦价格震荡下行。

一、市场货源收紧  小麦价格稳步向上运行

小麦市场在经过了一个不升反降的“金九”以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小涨的“银十”,十月小麦价格整体稳中有升,主要是由于市场上小麦货源较前期收紧,而引起小麦市场粮源偏紧的原因有:1、为迎双节的到来,制粉企业在九月份普遍加大开工率,前期消耗库存较多,进入十月制粉企业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只能提高小麦采购价格以吸引到厂量;2、今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质优小麦数量更是有限,当前小麦价格尚未达到贸易商的预期水平,在前期出货腾出部分库容后,他们并不急于出售手中余粮;3、近期玉米表现抢眼,贸易商和粮食经纪人把重心放在了玉米上,致使小麦的流通性减弱,到厂量减少。加上小麦收储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托市小麦到厂价的支撑效应,都是促使小麦上涨的因素。据了解,十月底,河北邯郸地区小麦进厂价为2540 /吨,河南新乡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格为2550 /吨,山东菏泽地区为2540/吨,安徽宿州州地区2450/吨,江苏徐州地区价格为2450/吨,苏皖地区小麦价格相对稳定,涨幅较小,华北地区均较月初上涨60/吨左右。预计随着天气转冷,小麦消耗量将增多,十一月上旬小麦价格将会持续小幅上涨态势,个别地区有突破2700/吨的可能,之后随着托市麦陆续到厂,小麦价格将有所回落,但回调幅度不大,华北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540-2580/吨,苏皖地区小麦进厂主流价格将维持在2440-2520/吨运行。优质优价在今年的小麦市场上将得到充分体现,小麦价格因品质良莠不齐差别较大,质优小麦后市依旧可期。

小麦集中收购期已过,截至9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015.2万吨,同比减少2190.7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10月份预计,2018/19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13865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23万吨;小麦消费总量为1282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600万吨。预计2018/19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044万吨,较上年度减少924万吨,减幅44.5%。可见国家一系列去库存的措施已见成效,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将如何调整,市场颇为关注,截止到1031日国家依旧没有公布,笔者依旧坚持前期观点,就今年小麦市场运行情况可以看出继续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实际意义不大,下一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或许将维持不变,该政策因素对小麦后市影响有限。今年国家两次下调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去库存意向明显,但政策性小麦成交情况始终不温不火,市场传言国家会在年前再次下调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这将是小麦后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降低销售底价还是定向销售,都会给小麦市场带来压力,建议存粮者可以分批择机出售。

优质麦十月份整体以稳为主,个别地区受普麦涨势带动小幅上涨。据了解,十月底山东菏泽地区济南17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710 /吨,潍坊地区为2720 /吨,均较本月初上涨10 /吨。河南郑州地区郑麦366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700 /吨,新乡地区为2700 /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 优质小麦进厂价格为2690 /吨,均与月初持平。优质麦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十月份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优质麦需求量减少,预计十一月份优质麦将维持稳中略涨态势。

二、面粉价格因需求不振稳中趋弱  麸皮受相关品种带动整体走强

面粉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是制约面粉价格走高的根本因素,目前制粉企业大多以销定产,整体开工率较九月份有所下降,走货变缓,价格稳中趋弱。据了解,十月底河南郑州地区60粉出厂价格为3120 /吨,河北邯郸地区为3160 /吨,京津地区为3120 /吨,山东济南地区为3080/吨,与月初价格基本持平。由于成本不断增加,制粉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对面粉挺价意愿强烈,苦于终端消费不振,大范围调价并不现实。随着气温的下降,面粉行业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加上加工成本的持续上涨,预计十一月上旬制粉企业会进行小幅调价,面粉价格稳中有涨。

十月份麸皮表现抢眼,价格整体走强,月底有止涨企稳迹象,据了解,十月底江苏徐州麸皮出厂价为1460/吨,河北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1460/吨,河南郑州地区为1440 /吨,山东济宁地区为1460/吨,安徽宿州地区为1460/吨,较月初均有20-100/吨的上涨。本月麸皮行情好于预期,主要原因:1、面粉行情疲软,制粉企业为保证利润,对麸皮挺价意愿强烈;2、玉米等相关品种现货价格走高,带动麸皮价格上涨,出货速度变快;3、制粉企业整体开工率下降,麸皮货源供应不足。后期随着天气转凉,南方水产业养殖规模缩减,对麸皮的需求量会有所减少。十一月企业开工率将不会有大的变化,麸皮产出量较前期减少,加上玉米后期走势可期,预计十一月麸皮价格将表现坚挺,维持稳中有涨态势。

三、政策性小麦重新开拍  首次交易会成交平平

1017国家临储小麦交易会开始投放2017年产小麦,但成交情况依旧不温不火,主要由于投放的政策性小麦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优势不大。2017年产小麦质量不错,但三等销售底价为2410/吨,加上出库费、运费等到厂价与新季小麦不相上下,企业的采购热情不高。2017年产小麦于1017成交0.41吨,1024成交1.5吨,1031成交1.01吨,其中山东、河北两省成交量占比较大。十月份共举行国家临储小麦交易会4次,投放小麦857.1万吨万吨,成交66.09万吨,成交率为7.71%。十一月上旬小麦价格将延续稳中有涨态势,加上市场上新季小麦的不断消耗,临储小麦交易会成交量会稳步回升,后期国家是否会为去库存颁布新规值得关注。

四、美元走强加上出口受阻  美麦价格震荡下行

九月底美麦止跌反弹,十月上旬美麦延续小幅震荡走势,十月中旬开始美元不断走强,加上中美贸易战并没有缓和迹象,美麦出口受阻,美麦震荡下行,十月下旬连续下跌的美麦在价格上开始显现优势,埃及国有进口商GASC一年多来首次购入美国小麦,使得美麦出口前景有所改善,美麦止跌反弹。但美麦后期并不乐观,俄罗斯农业部长在与主要贸易商举行的会议上调高2018/19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预测数据,俄罗斯将对谷物限制出口的传言风险减弱。自20187月份以来,截至1023日,俄罗斯已经出口1670万吨小麦,比上年同期增加32%,制约美麦出口需求量,加上美元走势坚挺,致使美麦出口销售并无优势。

十月份制粉企业开工率普遍降低,对小麦需求减少,但由于市场上小麦流通量减少,货源供应不足,行情整体稳中有涨。预计十一月上旬普麦将维持上涨态势,各地区间小麦价格差距依旧较大,优劣小麦价格分化情况会更加明显,质优小麦将成为制粉企业青睐的对象;专用粉走货速度明显较快,优质小麦将继续保持坚挺,呈现稳中有涨态势;面粉消费虽然进入了传统旺季,但在面粉市场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之前,面粉价格将依旧以稳为主,十一月份面粉将会小幅走高继续趋稳;麸皮因供应量减少和需求增加的双重提振,加上玉米上涨的带动,走势强劲,十一月将呈现稳中有涨态势。后期多关注国家为进一步去库存而做出的政策倾斜,以及官宣的201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

研究预测部  李林云

 

 

 

 

玉米

10月,华北玉米大量上市,由于区内玉米品质较好,且市场看涨预期较强,企业和贸易商积极参与收购,叠加区内中储粮轮换也高价开启,导致区内价格普遍较强,山东部分深加工企业挂拍价已经率先突破1/斤。而东北方面由于吉林、辽宁地区玉米减产,同时黑龙江玉米收割进度偏慢,阶段性缺粮导致玉米价格从月中开始出现走强。虽然当前国内主产区玉米表现较强,但在1112月大量粮源上市依然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而企业可借助回调时机积极补货建立库存。

一、临储拍卖结束

截至1026日,2018年度拍卖正式结束,本年度玉米拍卖总共进行了二十八周,最后一周拍卖依然维持800万吨投放,成交562万吨,成交比率70%。本年度拍卖总计投放约2.2亿吨,总成交约1亿吨,剩余库存约7600万吨,总成交率46%,年度结转库存超4000万吨,玉米去库存效果显著。由于市场看多远期玉米价格,因此参拍热情较高,临储玉米成交价也表现较好,最后一次黑龙江成交均价维持在1463/吨,较4月份拍卖开始时上涨50/吨,吉林、辽宁、内蒙古成交均价为1581/吨,较最初提高近100/吨。玉米市场化改革第二年,不仅玉米巨量库存已经化解大半,财政负担大幅降低;玉米定价也重回市场化,让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改观;市场主体积极收购,农民种植收益也得到保障,可谓达到了多赢的局面,改革成果显著。

二、现货价格走强、东北新粮收割偏慢

10月份本应是新粮大量上市价格阶段性承压回落的时期,但本年度东北玉米收购进度偏慢,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由于气温偏高,新粮收购推迟近一个月,导致阶段性粮源紧缺,东北价格表现强势。截止1029日,东北三省一区基层玉米收购价格报1560-1700/吨,较上月上涨30-50/吨。

而华北地区新粮整体上市偏早,月初价格表现平稳偏弱,但华北地区玉米消耗较大,势必需要东北粮源补充,而当前华北东北价差使得东北粮发到华北并无利润;另一方面华北用粮企业和贸易商同样看好后市,囤货积极也导致粮源趋紧。并且月中区内中储粮轮入启动,轮入价格普遍在1/斤以上,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热情,10月中旬开始华北粮价也开启上涨模式。截止1029日华北地区新粮收购价格报1740-1910/吨,较上月上涨40-70/吨不等。

三、非洲猪瘟影响持续

截止1026日,全国生猪、猪肉、仔猪平均价格分别为13.40/公斤、21.09/公斤、24.4/公斤,较上月分别下跌-4.35%-3.17%-6.51%,价格显著回落。养殖利润方面,自繁自养生猪利润为142.16/头,外购仔猪育肥利润190.26/头。生猪养殖行业规模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29%,存栏规模暂时止跌回升,主要是由于流通受到限制,大猪压栏严重。

截止1023日全国已经有12个省市出现非洲猪瘟,多地区生猪禁运,导致产区销区猪价“冰火两重天”。浙江、上海猪价飙涨,一度上涨到21/公斤,同期辽宁猪价不足11/公斤,两者存在巨大价差。而猪价持续低迷导致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江苏北部、河南、安徽、山西等产区普遍出现了大猪被动压栏,存在大量的250斤以上的大猪。由于大猪无法顺利出栏,导致了仔猪无法补栏,仔猪价格低,母猪繁育出现亏损,养殖户放缓后备母猪补栏甚至提前淘汰后备母猪,进一步影响养殖规模。

四、淀粉企业盈利继续提高

10月份,东北地区由于阶段性粮源偏紧,企业不得不提价收购,截至1026日,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收购价集中在1600-1670/吨,较上月上涨10-50/吨不等。华北深加工企业积极采购价格涨势凶猛,月底收购价格集中在1940-2010/吨较上月上涨100/吨左右。

深加工企业开机率持续走高,同时下游走货依然较快,企业库存不多,产品价格表现较强。截止1026日,黑龙江淀粉价格报2350/,吉林报2350/吨,均较上月持平,而华北地区淀粉价格涨幅较大,河北报2630/吨,较上月上涨80/吨;山东报2650/吨,较上月上涨150/吨。整体淀粉行业加工利润稳中有升,玉米需求稳定。

五、期货市场再次回暖

10月份,玉米主力1901合约触底回升,月中最高冲至1898/吨高点,最低回落至1840/吨,截止1026日报收于1891/吨,较上月上涨44/吨,涨幅2.38%。在上月多头获利离场期货价格大幅回落之后,玉米期货投资价值再次显现,并且由于天气原因本年度东北新粮收购进程明显偏慢,进一步导致阶段性粮源紧张,同时市场主流声音依然看多玉米价格,投资者再度入场做多玉米价格。

外盘方面,截止1026日,CBOT美国玉米12月合约报363美分/蒲式耳,较上月下跌6.4美分/蒲式耳,跌幅1.8%11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64.2美元/吨,合人民币1141/吨;由于关税调整,进口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154/吨,较上月涨80/吨,比去年同期涨511/吨。

综上所述,虽然10月份玉米价格早早开启上涨模式,但进入11月份后,黑龙江地区玉米将大量上市仍然会对价格造成一定压力,并且当前价格较高考虑到仓储、资金等成本问题,企业也会放慢存粮进度,因此预计未来11月、12月玉米仍有回调空间。同时,今年农户对玉米价格期望较高,因此预计惜售情况必然存在,也会限制玉米回调空间,并且现货市场一直存在卖跌不卖涨”的规律,因此企业备货节奏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有关企业和贸易商早作布局,抓住价格回调的时机积极备货建库。

 

研究预测部 王向博

 

 

大 豆

10月中美贸易战持续,中国买家缺席令美豆出口受损,但美国大豆产区出现持续降雨导致产量受损,收割进度滞后,美豆期价低位震荡。国内方面,东北新豆上市,农户惜售,贸易商囤货,导致现货价格快速走升,临储大豆拍卖月底结束,出库进度偏慢,豆一仓单压力偏大,豆一期价本月冲高回落。非洲猪瘟持续扩散,政府修改饲料配方标准,降低蛋白含量下限并设立上限,放宽杂粕进口,豆粕期现货价格先升后降,价格重心继续上移。受累于库存的累积,国内食用油价格下跌,油粕比持续走低,国内油粕价格表现不及进口大豆,油厂榨利转差。

 

一、贸易战持续 美豆低位震荡

10月中美贸易战持续,中国买家缺席令美豆出口受损,但美国大豆产区出现持续降雨导致产量受损,收割进度滞后,季节性供应压力尚不明显,美豆期价在低位获得一定支撑,CBOT市场大豆期价本月冲高后回落,月末CBOT美豆指数运行在850美分/蒲式耳的整数关口附近。

利多方面来自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和美豆收割进度偏慢。一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份供需报告数据好于市场预期,报告基调偏多。报告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6.9亿蒲式耳,单产预计达到创纪录的53.1蒲式耳/英亩,这两个数据均低于分析师的预期。报告将2017/18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到9665万吨,2018/19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上调至1.1004亿吨。同时,美国农业部在供需报告中维持2018/1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预测数据不变,仍为9400万吨,也和2017/18年度的进口预测值持平。2018/19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00万吨,和上月预测持平,高于2017/18年度的1420万吨。2018/19年度中国大豆压榨量预计为9350万吨,和上月预测持平,高于2017/18年度的9000万吨。二是美国大豆收割率低于往年同期,主要受到10月上旬大面积降水的影响。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28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72%,前一周为53%,去年同期为81%,五年均值为81%。美豆收割进度偏慢在短期内减轻了美豆供应压力,但10月下旬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晴朗干燥,农户进一步加快大豆收获进度,后期美豆供应压力仍将显现。

利空方面来自疲弱的美豆出口数据和南美大豆播种顺利。一是中美贸易战持续,美豆出口销售和检验数据大幅低于往年同期,美豆对中国出口量大幅减少是主要原因。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 10 18 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 21.37 万吨,此前一周为 29.56 万吨,低于市场预估的 3070 万吨。其中 2018/19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量为 21.27 万吨,2019/20 年度为 1000 吨。截至 10 18 日的一周,美国没有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大豆,上周装运了 13.5 万吨。迄今为止,2018/19 年度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102.7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1443.8 吨减少 92.9%。迄今美国已经对中国售出但尚未装船的 2018/19 年度大豆数量为 82.5 万吨,上年同期为 804 万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 10 25 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 130.5 万吨,高于上周修正后为 121.1 万吨,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253.2 万吨。2018/19 年度(始于 9 1 日)美国大豆累计出口检验732 万吨,上年同期为 1238 万吨,同比减少 40.9%。二是巴西大豆播种进程顺利,巴西咨询机构 AgRural 公司称,截至10 25 日,巴西 2018/19 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4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 30%,也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28%。预计 2018/19 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为 3580 万公顷,和早先预测持平,高于上年度的 3514 万公顷;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 1.203 亿吨,和早先预测持平,高于上年的 1.193 亿吨。

天气方面,全球天气模式仍为厄尔尼诺预警状态,澳大利亚气象局10月23日最新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报告显示,该局调查的大多数国际气候模型预计11月将出现厄尔尼诺天气,2018年底前发生厄尔尼诺天气的概率为70%,是正常概率的两倍。

资金方面,10月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市场豆类品种上的持仓变化显示资金由空转多,截至10月23日的CFTC报告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减持大豆、豆粕和豆油的多头头寸。10月公布的4次持仓报告中,资金3次增持了豆油和豆粕的多头头寸,豆油净头寸一度由空转多,豆粕净多头寸月环比增加;4次持仓报告中资金2次减持了大豆多头头寸,大豆净空头寸较上月减少。基金持仓的月度变化说明基金对豆类期价的态度转向偏多。

综合看来,在中美贸易战常态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主动减少进口美豆令全球大豆贸易量萎缩,在美豆丰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全球大豆供需尤其是美豆供需将会维持宽松格局,外盘期价运行重心仍将下移,后期需重点关注中美贸易纠纷是否在11G20中美首脑会晤后得到缓解,以及南美大豆生长期的产区天气。目前来看,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大概率发生的情况下,南美大豆生长期出现大规模天气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对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较强。

技术面上,美豆主力1月合约期价本月运行在845-906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月末期价收在845美分/蒲式耳附近,短期内期价或运行在820-88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建议投资者在850美分/蒲式耳上方逢高做空。

 

二、现货涨势启动 豆一期价冲高回落

本月,连豆一期价冲高回落,持仓量月环比继续增加,中美贸易战持续,豆一期价获得利好支撑,但临储大豆拍卖成交率高企,令豆一仓单压力巨大,期价承压下行。现货方面,新豆集中上市,农户惜售加之贸易商囤货,现货价格快速上涨。

本月东北新豆收割结束,新豆集中上市,农户惜售情绪严重,国产大豆现货价格月环比上涨。本月黑龙江地区食用豆收购价格37003800/吨,油用豆收购价格35603680/吨,月环比上涨60-100/吨,优质高蛋白大豆价格涨幅更加明显,关内大豆价格在前期快速上涨后本月有所回落。后市看来,利空一是受美元升值影响,俄罗斯卢布明显贬值,我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成本下降,进口数量同比明显增加,令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供应增加。二是临储大豆拍卖6月启动,国产大豆的政策性供应持续增加,本轮拍卖成交量接近200万吨。三是市场传言2019年一季度政府将会对油厂定向销售600万吨国储大豆,以缓解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的局面。利多一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战令美豆出口中国遇阻,市场预期明年一季度国内大豆供需将会出现较大的缺口。二是国产豆新作供应减少,尽管国家加大大豆种植补贴力度,但补贴出台时间过晚,导致2018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加之9月初黑龙江大豆产区出现霜冻天气,今年东北大豆产量将会同比下降,同时今年关内大豆产量也明显下滑,全国性的大豆减产已成为定局。

临储拍卖方面, 1024日,临时存储大豆竞价交易大豆投放量为10.39万吨,成交8.84 万吨,成交率85.04%,成交均价3128/吨,成交率有所下滑,但均价继续攀升,反映市场购买临储拍卖大豆的积极性依旧高涨。今年 6 月份以来,临储大豆竞价销售共举行 19 次,累计成交 192.2 万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显示,11月开始临储大豆拍卖将会暂停。

期货方面,豆一期价大幅下跌,短线受到仓单压力和政府定向销售大豆的利空影响,期价重回震荡区间下,投资者可中线逢低买入豆一远月合约。现货方面,大豆现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趋势,建议采购上增加库存,农户等待价格进一步上涨后分批销售。

三、油粕价格回调 国内油厂榨利变差

本月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和的影响下,国内豆粕期现货价格冲高回落,价格重心上移。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集中在3500-3600/吨,价格月环比上涨20-60/吨。期货合约月跌幅为20-100/吨,本月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同时期货价格下跌,豆粕基差持续走强。月底油粕价格回调,油厂压榨收益月环比下降。

大豆进口方面,10月底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3550-3570/吨,月环比上涨70-80/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预计10月大豆到港量为700万吨,加之10月末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处于超过900万吨的历史高位,短期内国内进口豆供应充足,但11月开始大豆进口将会出现明显下降,国内进口大豆库存环比将会下降,2019年一季度大豆存在缺口预期,支撑国内豆粕价格。需求方面表现平淡,9月生猪、母猪存栏继续同比环比下降。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9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不降反增,环比增0.8%、同比降1.8%20189月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环比下降0.3%、同比降4.8%。受非洲猪瘟导致国内禁止生猪跨区域运输的影响,国内生猪价格10月出现分化,生猪调入省养殖效益良好,而生猪调出省位于亏损阶段,预计生猪去库存仍将持续。10月国内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扩散,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四季度气温下降,水产养殖也将转入淡季;随着豆粕和其他杂粕价差的拉开以及国家倡导低蛋白日粮,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调整饲料配方。总体看来,11月后进口大豆到港同比下降,而生猪养殖需求环比持平或小幅下降,豆粕供需将从宽松转向偏紧格局,受中美贸易战常态化的影响,远期国内豆粕价格支撑较强。建议11月企业豆粕采购上适当逢回调增加现货库存,也可逢低买入基差。

 

四、9月大豆进口同环比减少 后期料将持续下降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01.2万吨,月环比下降12.4%,同比下降1.2%1-9月我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7000.8万吨,同比下降2%。分月来看,在1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之后,2-4月大豆进口量持续同比下降,5-8月大豆进口同比增加,9月大豆进口同比下降,10月全球大豆市场进入美国大豆销售季节,预计未来数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会持续下降。

综合看来,在中美贸易战常态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主动减少进口美豆令全球大豆贸易量萎缩,在美豆丰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全球大豆供需尤其是美豆供需将会维持宽松格局,外盘期价运行重心仍将下移,后期需重点关注中美贸易纠纷是否在11G20中美首脑会晤后得到缓解,以及南美大豆生长期的产区天气。目前来看,全球厄尔尼诺天气大概率发生的情况下,南美大豆生长期出现大规模天气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对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较强。技术面上,美豆主力1月合约期价11月或运行在820-88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内,建议投资者在850美分/蒲式耳上方逢高做空。

国产豆方面,豆一期价大幅下跌,短线受到仓单压力和政府定向销售大豆的利空影响,期价重回震荡区间下,投资者可中线逢低买入豆一远月合约。现货方面,大豆现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趋势,建议采购上增加库存,农户等待价格进一步上涨后分批销售。豆粕方面,11月后进口大豆到港同比下降,而生猪养殖需求环比持平或小幅下降,豆粕供需将从宽松转向偏紧格局,受中美贸易战常态化的影响,远期国内豆粕价格支撑较强。建议11月企业豆粕采购上适当逢回调增加现货库存,也可逢低买入基差。

研究预测部  杨京

 

 

食用油

10月份,由于以豆油为首的国内植物油库存超预期,而国内需求却还未启动,现货供给压力下,资金追涨热情不高,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先扬后抑,见近三个月的新低,同时现货基差也见年内新低,市场情绪低迷。

一、库存环比上升  豆油再次向下

10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虽然在国庆长假后高开高走,并见近五个月的高位,但国庆长假后到11月中下旬元旦春节备货启动前国内植物油处于需求淡季,而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丰厚且进口大豆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国内油厂压榨积极性较高,致使国内豆油库存环比上升,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供给增加而需求清淡的情下,国内豆油在中旬止涨回落,并在月底见近三个月的新低。

11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将先抑后扬,期货操作上建议逢低分批买入,等待需求旺季的来临,现货建议随用随购为主,也可在当前基差处于历史低位时点价锁定远期合约。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虽然当前美国大豆收获进度较往年偏慢,但美国大豆丰产已经确定,产量再创新高,美豆面临庞大的收获压力;而中美贸易摩擦继续,使得美豆出口步伐明显放缓,连续三周大豆出口销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预计的年度出口目标实现困难;而南美新豆播种顺利,产量前景乐观。以上利空因素均令后期美豆向上乏力,价格将继续弱势震荡。二是而当前油厂压榨利润丰厚,开机积极性较高,豆油产出不断增加,下游需求疲软,油厂库存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催提货现象较为普遍,短期看豆油供应充裕的局面难以改变。利多因素有:一是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团体标准聚焦降低配合饲料蛋白含量,据测算,新标准在全行业全面推行后,养殖业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约 1100 万吨,带动减少大豆需求约 1400 万吨。国内豆油价格在近八年持续走弱的主国原因,是国内对豆粕的需求增速快于对豆油需求增速,致使豆粕成为油厂的主要利润来源,而豆油成为附加物,且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油粕比也不断创历史新低。而新标准全面推行后,国内豆油将因豆粕需求下降而同比供应减少,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给减少,将有利于国内豆油去库存,有利于豆油长线价格走势。二是11月中下旬市场将开始为元旦春节备货,豆油需求将进入旺季,而从船期看,10-12月进口大豆数量因中美摩擦将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届时进口大豆库存将下降,虽然豆油库存还将处于历史高位,但油厂惜售情绪将上升,届时豆油价格易上难下。

二、现货供给充裕  菜油价格反复

10月份,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先扬后抑,期价见近三个月的低点,现货基差也在下旬见年内新低。主要原因是5-8 月份我国进口菜油 57 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 25 万吨,而这部分菜油多已在5月高点进行套保,锁定利润,为尽快出货降低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这部分油进口贸易以远低于进口成本的价格亏钱抛售,加上定向销售的临储菜油陆续出库,使得现货供压加大,价格止涨下行。

11月份,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先抑后扬,延续近三个月的区间震荡行情。期货操作上建议逢低分批买入持有,到区间高位如不能有效突破则减仓。现货仍建议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当前国内豆油库存和沿海地区菜油库存保持高位,加之加拿大新季菜籽已开始上市并进入国内市场,当前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丰厚,油厂进口积极性较高,预计后期新增菜油供给量上升,在国内植物油元旦春节备货旺季来临之前,国内菜油价格将继续在区间底部运行。二是后期CBOT大豆期价在美豆丰产和中国采购缺席的情况下,继续在低位区域震荡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这将拖累加拿大菜籽期现货价格,抑制进口菜籽到港成本。利多因素有:一是中国政府取消对印度油粕的进口禁令,未来印度每年有望向中国出口约50万吨菜粕,而未来国内菜籽进口量将增加以弥补国内菜油供需缺口,国内菜粕长线供应将增加,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在进口菜籽成本易上难下的情况下,菜粕价格走弱将利多菜油长线出厂成本。二是目前国产菜籽榨油成本在万元以上,市场流通的菜油主要是进口菜油和进口菜籽榨油,面对下一年度国内百万吨的缺口,国内市场更多的依赖国际市场,而今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菜籽主产国减产,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19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为 7170 万吨,较上年度减少 285万吨。全球菜籽可供出口量有限,国内菜油缺口在依靠进口无法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高价来抑制需求。三是近期人民币持续贬值,存在破7的可能,这将推高后期进口菜籽和进口菜油的进口成本。

三、棕油将进入淡季  仍拖累油脂市场

10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先扬后抑,见年内新低。主要原因,一是10月处于中秋国庆备货期和元旦春节备货期之间,是消费淡季,而国内植物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在植物油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大。二是棕榈油主产国仍处于单月生产旺季,产地销售压力仍在,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马盘再次向下拖累连盘棕榈油。

11月份,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以弱为主,但向下空间有限。期货操作上建议观望为主,或择机多豆油空棕榈油。现货建议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11月仍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传统的高峰期,主产国棕榈油库存仍呈上升状态,产地卖压仍在。此外,从技术上看,国际原油在10月见两年来高点后,后期震荡向下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将利空棕榈油市场。二是虽然当前国内棕榈油库存水平虽然并不高,但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不时给出进口利润,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增强,而随着气温下降,将进入棕榈油的需求淡季,因此后期国内棕榈油库存将环比上升,基差走弱的可能性较大。利多因素有:一是市场预计11月中旬或下旬开始,随着双节备货期开始,而进口大豆库存届时也将快速下降,油厂将惜售,菜油和豆油价格也将易上难下,这也将拉动棕榈油价格。二是德国汉堡的《油世界》总编辑托马斯.梅尔科认为,当前的棕榈油价格被低估,因为能源以及食品行业的需求开始加速增长,而棕榈油产量增长正在放慢。梅尔科预计 2019 年上半年毛棕榈油价格将会在 22002600 令吉/吨的区间内波动。

四、油脂进口需求有变   国内库存结构也变     

海关数据显示,9 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58.2 万吨,略低于上月的 59.8 万吨,略低于去年同期的 60 万吨。1-9 月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446 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 417 万吨,主要原因是油脂进口有利可图刺激进口量增加。当前国内外豆油和菜油价格均倒挂,没有进口利润的情况下,预计后期贸易商进口豆油和菜油的积极性不高。而棕榈油仍不时给出进口利润,刺激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后期棕榈油月均进口量将超过40万吨。加之后期市场将进入菜油和豆油的需求旺季,而进入棕榈油的需求淡季,国内植物油库存将幅现在的菜油和豆油库存更多的转为棕榈油库存。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豆油和菜油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现货供给压力仍在,11月份国内植物油价格仍有向下空间,但成本支撑下向下空间有限,而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价格将止跌向上。因此,期货操作建议逢低分批买多豆油和菜油,或多豆油空棕榈油,现货仍建议随用随购为主。

 

研究预测部  陈艳军